人民大會堂位于中國北京市天安門廣場西側,西長安街南側。人民大會堂坐西朝東,南北長336米,東西寬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18萬平方米。
1956年,中國提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全國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全國各族人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威信,廣大人民群眾渴望能直接聽到黨中央的聲音。于是,從1956年起,便醞釀在北京建設一個大型的禮堂,以供黨中央開會使用。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做出指示,為慶祝建國十周年,中央設想在北京建設一批包括人民大會堂在內的重大建筑工程,這些工程還有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國家劇院、軍事博物館、科技館、藝術展覽館、民族文化宮、農業(yè)展覽館等。這些重大建筑必須在1959年國慶節(jié)時投入使用。
從1958年10月26日打基礎到1959年8月,僅280天左右完成人民大會堂主體工程,高峰期現(xiàn)場工人超過1.5萬人。
人民大會堂是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場所,是黨、國家和各人民團體舉行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和人民群眾舉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動的場所。每年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以及五年一屆的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代表大會也在人民大會堂召開。